三個魚病預防的誤區
現在大多數養殖戶都明白“有病早治,無病先防”的道理,但有些養殖戶對防病上的理解有一些誤區,花了更多的藥錢卻沒有收獲更多的收益,甚至還會導致魚發病時更加嚴重,難以治愈.下面我來說一下預防魚病時的幾種誤區.
殺蟲務盡
部分養殖戶對于細菌與寄生蟲表示“除菌務盡”,“殺蟲務盡”,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. ,水中難免會存在致病菌、寄生蟲,這些致病因子在所有的池塘中都是存在的,在塘中有魚的情況下把它們全殺死是不可能的.第二,致病菌濃度較低、寄生蟲數量較少時是不會對魚體造成顯著損害的.魚發病一是因為這些致病因子數量達到了一定地步,二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免疫力變差,才會發病的.
如果秉承著除盡塘中致病因子的想法去用藥,結果一定是會損害魚體免疫力,破壞水質環境,使塘中殘余細菌獲得耐藥性,反而會使得下次發病時更難治療.
濫用藥物
一些養魚戶使用藥物時會加倍使用,認為這樣能夠更好地治療魚病.在魚發病嚴重時,這樣做無可厚非,但是在魚有發病跡象、甚至在魚尚未發病時大量使用藥物反而會導致嚴重的后果.這樣做會降低魚體抵抗力,破壞水質,反而會導致魚更易發病.
而且濫用藥物會增加細菌耐藥性,會促使養殖戶更大劑量地使用藥品或混合使用多種藥品,更加重了對水質與魚體的損害.在飼料中過多添加抗生素等物質也會導致類似的后果.
過度調水
調水也有錯?其實調水并沒有問題,使用調水、底改藥品能夠促進水質的改良,減少魚發病的幾率.但是調水并不是要今天改底,明天消毒,后天用菌,然后循環這樣調水.
池塘水體是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統,有一定程度的穩態能力,并不需要如此呵護.一般來說,只有水質惡化、底質惡化時才需要這么來一圈,將水質調節至正常狀態.要是水質穩定,藻相優良時使用水質改良劑還不如多開開增氧機,增加底部溶氧比較好.
想了解更多解決方法請咨詢徐州金??瞪锟萍加邢薰?。
漁藥購買咨詢熱線:18118323660